11月4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(2014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的通知,这是我国首个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家专项规划。
《规划》要求,到2020年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全面完成。其中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-45%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%左右。
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多涉能源领域,主要体现在调整能源结构与推进碳交易和低碳试点等方面,重点推进“碳”发展。
碳交易与低碳试点是《规划》的一项重点内容。《规划》提出,要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。具体而言,国家将总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,研究制订碳排放交易总体方案,明确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战略目标、工作思路、实施步骤和配套措施。
此外,国家将做好碳排放权分配、核算核证、交易规则、奖惩机制、监管体系等方面制度设计,制定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。培育和规范交易平台,在重点发展好碳交易现货市场的基础上,研究有序开展碳金融产品创新。
在低碳试点方面,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《规划》设定了2020年各项试点的建设目标,具体包括继续开展低碳省区试点,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,鼓励体制机制创新,率先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,实现到2020年低碳试点省区的碳强度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;开展低碳城(镇)试点,从规划、建设、运营、管理全过程探索产业低碳发展与城市低碳建设相融合的新模式,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有益经验。同时,还将推进低碳园区试点、低碳商业试点和低碳社区试点,争取到2020年建成150家左右低碳产业示范园区,创建低碳商业试点1000个左右,开展低碳社区试点1000个左右。